" />
当前位置: 微商日报>资讯 >

寻找年味仪式感!过年形式变了,但年味亲情不减

来源: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 时间: 2022-01-28 09:07:08 |

乘客开启返乡过年的旅途。见习记者 游拥军 摄

有仪式感才有年味,什么是春节的仪式感?有人说,贴福字、放鞭炮、看春晚是仪式感;有人说和家人、爱人在一起做开心的事是仪式感;还有人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是仪式感……厚重的文化内涵是节日的精髓,鲜活而个性的时代表达让春节的仪式感充满生命力。

回家:交通方便了,过年更热闹

有人说,回家过年是国人在数千年的文化感染下,不由自主萌发的念想。这一最重要而充满温情的节庆仪式,也是每年春运大军的动力所在。

1月21日,42岁的农民工黄开厂搭乘高铁,从广东回到了田阳县坡洪镇新建村的家中。“以前在广东打工,车次少,买不到票就回不了家,坐一趟大巴得300多元,12个小时才到县城。现在有高铁,全程200多元搞定,出站就能找到去村里的车,回家只用五六个小时。2021年,我回了四趟家。”黄开厂说,交通方便了,回来的人多了,村子里很热闹,年味没有淡。

农民工在城里买了房,春节返乡的“仪式”便有所不同。1月21日,47岁的胡金才在广州南站搭上了农民工返乡专列。他是贵港市平南县人,但在南宁东站下了车。胡金才笑着说:“两个孩子在南宁上学,我也在南宁买了房子,所以,在南宁玩两天,再搭老乡的顺风车回乡。”

胡金才1993年离家外出打拼,谋生之地一直在变,不变的是每年都要回家过年。早年,他搭夜班卧铺,后来则成为摩托大军的一员,车上绑着大包小包,最怕刮风下雨。“2014年,贵港通了高铁,我就不开摩托车回家了。”胡金才说。

在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瑶族群众在赶制新衣,迎接新春佳节到来。黄勇丹 摄

年货:家乡土特产,年后往外带

过年仪式感,从备足年货开始。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在市场商品丰富的今天,年货变得难以界定,但也衍生了新元素。

39岁的南宁市民吴曦,对超市里的年货礼盒不感兴趣,她喜欢高品质又新颖的年货。吴曦设法买到了德保县东凌镇瑶族村民自制的腊肉,这些腊肉有嚼劲,因为是经甘蔗渣熏制而成,还有淡淡的蔗香。此外,她还通过网络代购,买到了产自台湾的知名牛轧糖和夹心曲奇饼。

以前是千方百计往家里带年货,现在离开时才会大包小包。1月21日,35岁农民工潘扬将从广州搭乘高铁回到了田东县思林镇林秀村的家里,他只简单地带了些随身衣物。“现在电商发达,广东有的,在家里也能买到。相反,家里吃苞谷长大的土鸡土鸭才是稀缺品。”

正因为如此,潘扬将节后离家都设法带上鸡鸭和粽子。到了厂里,他还能吃到同事们带来的四川腊肉、湖南臭鱼、江西板鸭……年后的全国美食“大赏”,是属于这些外出务工者的“新年味”。

新衣:拜年服热销,佳节添喜庆

过年添新衣寄托着人们除旧布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农民工黄开厂1999年起离家打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厂里的工作不轻松,收入有限。尽管如此,但他每年春节前夕,都在广东帮妻儿买好新衣服带回家。这是黄开厂重要的春节仪式,弥补不能在家陪伴妻儿的缺憾。

南宁市事业单位员工小阳(化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时候,父母平时不会给我买新衣,只在春节一次性买几套。现在,随时可以给孩子买衣服,所以,春节没必要买太多,一套就够了。”

为了不削弱春节穿新衣的仪式感,小阳特地选择了近几年流行的“拜年服”。记者从她拍摄的春节全家福上看到,两个孩子都穿着红色的中式唐装,大人戴着红色围巾,年味十足,非常喜庆。

南国早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拜年服”,出现数万个结果,大多是汉服、旗袍等,还有新年亲子套装,有的店铺月销5000多件。

年饭:形式虽精简,人情味不变

1月26日下午,在 田东县思林镇林秀村,回乡过年的农民工潘扬将正在家里款待串门的亲友,他架起火锅,炒上几个小菜,和大家边吃边聊。“现在,过年招待亲友常用一次性碗筷,吃完饭,可以少做些清洁工作,省出时间,好好聊天。”潘扬将说。

在德保县,过去有初一到初三不开火的习俗。66岁的黄素盼,每年都要操持全家的年夜饭,往年除夕,她不但要张罗满满一大桌菜,为保证未来几天的“供应”,还得安排全家通宵值守煮粽子。但近年来,全家都提倡精减菜式,除了必不可少的德保酥肉、豆腐酿、炸排骨之外,砍掉了不少荤腥油腻的菜品,尽量当天现吃现做。

黄素盼笑着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过春节,我轻松多了,一有时间家人就自驾带我到靖西老家串门,和亲友相约到附近景点转转,真是自在。”

标签: 仪式 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