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使用农民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劳动力的供给和培训问题。但在人口红利下降,企业普遍“招工难”、技能工人短缺严重的今天,这种状况不可能再延续下去了,提高农民工素质也成为急务之一。
教育部日前发布新闻,“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这是继此前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免费之后,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这个信息使人想到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问题。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脱离农村走进城市,成为新一代城市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事实上,现在的经济建设、社会运转和城市生活,也早已离不开农民工这支劳动大军。既然如此,怎样使农民工提高素质,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当下,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障碍还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面临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受教育程度不够,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因此,他们往往只能作为体力劳动者从事低技能工作。更可虑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女弃学进城务工,由于缺乏文化基础,没有一技之长,也只能走父辈同样的打工之路,继续着边缘化的“城市生活”。
毋庸讳言,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使用农民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基本上不考虑劳动力的供给和培训问题。但在人口红利下降,企业普遍“招工难”、技能工人短缺严重的今天,这种状况不可能再延续下去了,提高农民工素质也成为急务之一。
仅仅把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同他们的就业相联系,显然是不够的。就业与个人生活水平、生存状况密切关联,进而会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农民工只是低技能劳动力,势必阻碍产业的升级换代;如果农民工创造了大量的供给,却由于收入低、边缘化而无力消费,必然制约扩大内需;如果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生活,分享现代文明成果,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在城乡文明交错的冲击中长大,会使他们产生身份认同焦虑。这个人数不断增加的庞大的社会群体长期处在流动的困惑状态,是社会和谐的一大隐患。
对于就业与生活状况的关联,农民工自身已经有所觉悟。新一代农民工中的许多人,宁肯先做收入不高但有技术技能含量的工作,就是为了充实和提升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学到的技能就是以后的饭碗,也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必要条件。
农民工尚且知道提高素质自身的重要,用工单位、政府教育部门就更应该有长远的眼光。特别是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城市、行业、企业,更需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计划安排。
对于大多数农民工而言,都去参加“职教高考”还不现实,但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政策却是农民工可及的“利好”。由于这项政策首先惠及涉农专业和农村困难家庭,意味着有的农民工在进城之前就有可能接受职业教育。那么,那些已经在城里就业的农民工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呢?免费教育属公益事业,大多与户籍相关联。职业教育是否可以打破户籍限制,允许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呢?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关系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是简单的农民工素质问题,需全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