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是各家电商平台的“必争之地”,作为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首个电商购物节,包括淘宝、京东在内的各平台均在今年“618”喊出“史上投入最大”的口号,显示出激烈的竞争态势。有评论称,今年的“618”堪称“史上最卷”。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618”是“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大促,被疫情压抑很久的商品和服务消费热情有望得到集中释放。
“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
“我快一年没有网购‘硬货’了。”北京的王先生一边从快递柜里取出他在“618”期间订购的相机镜头,一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期电商掀起补贴大战,令他下定决心“剁手”。在5月各电商的“618”启动会上,新组建的淘天集团CEO戴珊就表示,今年“618”一定会在用户规模、用户发展上进行历史性的巨大投入。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则表示,今年京东“618”是全行业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都大力度投入。
(相关资料图)
截至18日,各头部电商战果耀眼。淘天集团阿里妈妈及市场公关总裁刘博18日表示,截至当天0点,共有2227个品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超100%。今年是参与商家规模最大、商品最丰富多元的一届淘宝天猫“618”。京东数据显示,今年新产品、新品牌、新品类上架数量明显增长,新品增长对整体销售的贡献率较去年同期提升超30%。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18”期间,县镇市场新风健康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6%,洗碗机、集成灶、嵌入式烤箱销量同比增长分别达89%、61%、143%。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习惯在电商平台上购物,这也促使电商平台更加注重消费者福利和用户体验。线上销售额再次攀升,线下消费也开始逐步恢复,这都显示出中国经济消费端或保持增长态势。
跨境购物蓬勃发展
伴随着全球最大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中国在2023年的复苏,“618”成为全球跨境消费集中爆发节点。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用考虑太多,来京东线上斯里兰卡国家馆买蓝宝石戒指吧!”“618”期间,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在京东大楼总部卖力为本国宝石、香料等特色商品带货。16日,包括斯里兰卡、塞浦路斯、捷克、丹麦、匈牙利、印尼、哈萨克斯坦在内的20国驻华使节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借助“618”契机为本国产品站台。
为争取中国消费者下单,多国驻华使节“各显神通”。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阿斯卡尔上台后,主动要求用中文发言。阿斯卡尔对中国消费者的热情感到惊叹,在哈萨克斯坦国家馆开馆1小时内,80%的产品即售罄。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高尔敦表示,很高兴看到许多自己从小在用的丹麦食品、玩具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
除了吃的用的,还有国家推销本国旅游。塞浦路斯驻华大使馆首席商务参赞欧阳路宣布,塞浦路斯京东国家馆正式上线旅游产品。消费者不仅可以在馆内逛特产,还可以直接预订包含机票、酒店的旅游线路。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16日发布的《2023进口消费报告》显示,相较于2020年同期,2023年1-5月京东上进口品牌商品成交额增长了50%。京东集团CEO许冉18日表示,目前,京东物流在海外拥有近9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近90万平方米。
跨境电商订单不停,跨境物流也异常繁忙。菜鸟国际快递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预计将部署超上百架次包机、20余趟中欧班列全力拉动外贸。百世集团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在马来西亚,当地百世今年5月收派的跨境大件货量较1月增长了238%。
RCEP释放东南亚购买力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本月以来,随着国内电商开始“618”大促,东南亚市场不断释放对中国商品的购买力,并同中国电商平台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为了让马来西亚人也能享受‘618’的优惠,阿里巴巴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来赞达马来西亚分部将启动‘618’全球购物日。”马来西亚vulcan post 网站17日称,在为期1天的活动中,当地消费者将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国家的商品。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陈思珍小姐1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马来西亚通货膨胀严重,她需要为家庭节约支出,希望趁“618”买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化妆品。
洪勇分析称,RCEP全面生效对于中国和东盟电商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进入东盟市场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增加了中国电商在东盟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RCEP也为东盟电商企业提供更多的跨境合作机会,加强了区域内电商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和东盟电商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 斌 本报记者 杨沙沙 赵觉珵 马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