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依江面海的晋江,是一个很有格局很有温度的地方,其格局和温度,生动地体现在这个城市对各群体海洋般的包容性、兄弟般相亲互携的人情味。因为海纳百川般的包容,不歧视不排斥各方前来发展的人们,故能成其事业之大,经济总量长期雄居全省县域首位、稳居全国前十;更因为浓浓人情味,所以宜居宜业,和谐共处之风,世代绵延。
源出阿拉伯半岛、繁衍发展数百年的晋江陈埭丁氏,就是中外不同民族和谐共存,在融合中携手发展的美好样本。
泉州和阿拉伯的交往交流,由来甚久。据传,早在唐朝初年,穆罕默德的四名弟子来到中国,一往扬州,一至广州,另二位名三贤、四贤者,即是在泉州登陆,致力传播伊斯兰文化。他们去世后,葬在泉州城东的灵山,其墓正是著名的灵山圣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政府和民间,对这个长眠阿拉伯圣贤的墓地,历来予以精心保护,一千多年以来多次修葺。圣墓旁,还辟为丁氏宗亲的墓园。
传承阿拉伯裔基因的晋江丁氏,像他们的先祖一样善于经商,从晋江发展壮大的安踏、特步、361度等,都是鼎鼎有名的运动品牌企业,他们和晋江其他企业抱团经营,互相帮扶,缔造了中国资本市场令人瞩目的县域资本板块,成为投资界长盛不衰的传奇。晋江丁氏和其他民族和谐相融、携手发展的历史,为人类探索和谐相处之道,提供了一个颇具普世价值的典范案例。
在晋江,不仅仅陈埭丁氏,折射出晋江人的大气包容。晋江城西南的华表山麓,有座弘一法师多次驻锡守岁的草庵古寺,供奉的佛叫摩尼光佛,也称光明佛,和一般佛教寺庙不同,这里事实上是世界现存唯一的摩尼教寺。摩尼教是中世纪欧洲和中东地区曾经流行的宗教教派,金庸小说中即有写及,但物换星移,这个宗教早已消失,现今在欧洲和中东几乎了无痕迹。上世纪末,联合国科考团在泉州考察时,发现草庵石壁上雕刻的摩尼光佛像,探寻到草庵与摩尼教的关联,这一发现,被科考团视为前往泉州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发现。
在国际学界,泉州向来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晋江华表山下的草庵,让我们窥见中世纪摩尼教光明佛的风采,而往北十几公里的泉州古城,佛教的开元寺、承天寺等,道教的老君岩、元妙观、通淮关岳庙,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以及印度教遗址,隔街相望,和谐共容一城,凸显“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共生共荣气质。最有意思的是,在开元寺大雄宝殿前的台阶,有一百多方人面狮身石雕,殿后还有雕有神猴的石柱。据考证,这些都是泉州印度教寺庙坍塌后的构件,被拿来修葺,不同宗教就这样融合在一起,因为整体和谐,看上去丝毫没有违和感!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泉州曾梯航万国,宋元时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马可·波罗游记》誉之为和埃及亚历山大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市井十洲人,一起做生意,其乐融融!
泉州港的兴盛,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巨大包容性。正是因为这一突出特性,古代华夏各族不断融合,推动中华文明持续进步,并保持五千年不间断的全球鲜明独特性。在濒临海洋的福建,包容性使得生活于这方水土的人,既欢迎外地人前来携手发展,也敢于并善于闯出去谋生创业。
深刻传承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福建人,向来心胸开阔,不歧视不排斥外来人。改革开放后,这种性格更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福建各地欢迎、接纳省外大批务工者、经商创业者,仅晋江一地,四十年来就容纳超过百万的外省务工者和创业者,其总数几乎与晋江本地人相当,这些外来人员在第二故乡有个响亮的名字:新晋江人!这个新概念,充分彰显晋江对他们的尊重和容纳。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发展性,在新时代催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进程中,福建人必将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一家为抱负,携手省内外、国内外友好人士,守望相助,共建人类更美好的家园。(刘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