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商日报>行业 >

天天快讯:与《语文教学通讯》同成长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 时间: 2023-04-22 19:40:42 |

20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朋友到家里做客,他随身携带的一本《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杂志引起了我的注意,仅一天时间,我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一遍。一篇篇佳作犹如香甜可口的饭菜,饱了我的胃口,我被深深吸引、折服。就在那一刻,它成了我的朋友——《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杂志。


(相关资料图)

后来,我用了大约两周时间,认真阅读了第二遍。我慢慢品读其中的“名师面对面”“语文纵横谈”“教改冲击波”“教法自由谈”等栏目,并在书上勾画圈点精彩内容,不时批注感受,甚至是疑惑……此时,我已喜欢上了《语文教学通讯》。

这样,我的同事就断断续续地,把他近期征订的该杂志寄给我。每次,我都认真地翻阅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几页看下来,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那一篇篇发人深思的名师专稿,那一篇篇见解独到的论文,那一篇篇精妙设计的文章……无不令我心中泛起涟漪,意犹未尽。我每次去他家时,不忘找出他以前征订的《语文教学通讯》阅读。在别人眼中,已经是泛黄的旧杂志,可在我的手中就成了宝贝,爱不释手。

杂志里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简约之美——我的好课设计观》,吉春亚老师的《语文,必须注重“言语”教学》,朱家军老师的《对朗读教学的实践思考》,张伟老师的《“球形”阅读教学论》……语文大师的教学探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时,乡镇学校很少有电脑,更没有现在的微信,因此,我获取外面的信息还是困难的。很多国内外小学语文教研的重要信息,我国小学语文教改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的语文教育思想、丰富的语文教学方法等,无不来自于这位“语文教学通讯”朋友。

后来,我买了电脑,征订了《语文教学通讯》。我每月像小孩盼过年一样,翘首企盼它的到来。由于对它情有独钟,因此,我家、学校电脑网页收藏夹里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近400公里外的重庆主城上挂学校一年的时间里,只要我一用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会会它,希望它带给我更多的教育前沿信息。该刊物与其说是教育理念、方法、经验的盛宴,不如说是心灵的洗礼,为了心中那份对教育的执着追求,这个梦想永远在路上。

有了“语文教学通讯”朋友的陪伴,我的业余生活不再寂寞。家里床头有它的身影,睡前看几页;学校办公桌上有它的身影,业余翻几页;回老家时,捎上它,空闲时读几页……

多年来,《语文教学通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方法、经验,拓展了我的视距,滋养了我的根基,让我站得高,看得远,它时时指导我的教学实践。它告诉我语文教学必须从教师过度讲析的误区里走出来,少讲、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的辩证法;它指导我要把作文“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因为学生自改作文是学生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能走出作文教学高效低能的困境;它引导我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之美、要让诗性的阳光洒进孩子的语文生活……同时,它无不时常指引着我在语文教学里阅读、思考、实践、反思、写作。

为了馈赠《语文教学通讯》这位朋友对我的鼎力、持续帮助,我业余梳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邀请它指导我的教学写作。多年来,我撰写的教学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低年级写话训练“五法”》《让习作之花在网络沃土上绽放》等参加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论文大赛,获不同等次奖,让我喜出望外。

2004年,我在更远的偏僻乡村支教期间,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内,没有桌子,更没有电脑,我趴在床上撰写的手稿《谈分层教育与持续发展》《凸显人文教育·培养美好情操》,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多次誊写,然后到打印店打印,最后用信封把文稿邮寄到杂志社。后来,两篇教研文章都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发表了。当收到样刊时,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

2003年9月,我被聘为《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杂志特约研究员。

多年来,由于受到《语文教学通讯》的熏陶,我在《人民日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国乡村》《教育家》《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以及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作家网等发表教育教学诗歌、散文、故事、小说等100余篇;今年初,在乡村人才库全国乡村作家认证活动中,被乡村人才库认证为“乡村作家”。

二十余年来,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到《语文教学通讯》,我见证着它的成长。它与我形影不离,坚持为我的教学服务,为我提供科学引领,帮助我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我欣喜如狂,由此深深感谢这位不离不弃的助我专业成长的良师益友!(重庆市万州区长岭学校教师牟联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