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微商日报>资讯 >

天天热资讯!小广告难治?这回有办法了! 南宁市违法小广告查处规定草案提交审议

来源: 南国早报客户端 | 时间: 2022-06-28 09:36:48 |

违法小广告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也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形象。6月27日,《南宁市违法小广告查处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规定草案)提交南宁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初审,专门从立法层面出实招整治违法小广告。


(相关资料图)

设公共信息栏满足便民需求

乱贴、乱喷涂小广告,既无端制造垃圾,破坏环境清洁,如果内容违法,还会引发不良影响。但市民对一些便民类广告信息也有正常的需求,如何使小广告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不影响群众的生活环境,是这次立法考虑的问题。

在严厉查处违法小广告的同时,规定草案疏堵结合,对公共信息栏的设置管理作了规定。例如,要求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综合考虑交通、城乡容貌等因素,在听取周边经营者、居民代表意见后合理设置公共信息栏,并负责日常管理;村民委员会、物业管理服务人等在听取村民、业主意见后,可在管理区域内设置公共信息栏。

▲唐山路一处公共信息栏内张贴了许多小广告。记者 尹世斌 摄

规定草案规定,单位和个人应遵守规定在公共信息栏内规范张贴小广告,不得随意在建(构)筑物、设施上张贴、涂写、刻画小广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抛洒、堆放、丢弃小广告;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其住宅、商铺、交通工具等或者其本人发送小广告。

立法拟规定,对公共场所的违法小广告,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人不但要及时进行清理,发现在其场所内违法张贴、涂写、刻画、散发小广告的,还应当予以制止,并要求行为人立即清理;行为人应当按照要求立即清理;行为人拒不清理的,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应当及时向查处机关报告,查处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乱贴违法小广告拒不接受处理或将被停机

在治理中,由于违法小广告行为人经常不配合调查,导致案件无法查处。为了让查处机关在查处中有抓手,在借鉴外地立法并结合南宁市违法小广告查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规定草案明确,违法小广告中标明电话号码、互联网用户账号的,由查处机关核实后,通知违法行为人接受处理;拒不接受处理的,查处机关应当将违法事实通知有关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由其根据服务协议采取暂停该号码或者账号使用等相关措施。

▲张贴在水管上的违法小广告有标明电话号码。记者 尹世斌 摄

这次立法,还结合其他规定,对违法发布小广告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补充规定。例如拟规定,如果违法行为人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主动申请参加清理违法小广告等社会服务,经查处机关同意并完成相应社会服务的,从轻或者减轻罚款。

建立违法小广告信用惩治机制

法规制定出来,若无相关处罚措施配套,则违法小广告清理责任人制度将有可能流于形式,无法落实。

对此,南宁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初审后,建议对公共场所管理责任人不履行清理责任的,增设相关的罚则。经查处机关责令限期清理,逾期仍不清理的,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此外,建议在立法中尽量详细列举违法小广告的内容,方便市民辨识。

志愿活动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环节,南宁市人大城建委建议增加“鼓励单位、个人开展清理违法小广告的志愿活动及社会服务”的内容。建议增加法律责任,小广告违法发布行为对公私财物造成不可逆转损坏、影响美观的,要求违法行为人恢复原状或依法赔偿包括负责第三方清理成本的法律责任。此外,建议增加市民举报奖励和建立信用惩治机制的内容。

标签: 公共信息 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