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奚振海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不仅是社会各界的期许,更是兴业教育孜孜追求的目标。
(资料图)
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优先项,兴业县加快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通过积极落实“双减”,持续开展教学改革,全县义务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升,校际差距逐渐缩小——在这里,优质均衡呼之欲出。
城乡一体提质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得学校之间的硬件差距在缩小。但不争的事实是,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教育软实力仍有差距。
为实现优质均衡,兴业县把更多优质教师资源下沉到乡村。转岗是优化乡村教师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转岗,带来的是更加活跃的校园氛围,更加多彩的校园文化。一些原来开不了音体美课的乡村学校开起来了,一些开不足课的学校,如今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全县乡村小学体艺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葵阳镇一头连着县城,一头连着农村,但镇上14所小学“都是优质校”,不论是居县城之近,还是处山村之远,距离上的差距,没有造成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我们通过轮岗支教走教机制,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协同共享,让14所学校4860名学生都享受到同样的优质资源。”葵阳镇中心小学校长陈强说。
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组建城乡教研共同体——这种片区联合教学的方式,让师资互相流动起来,通过以强带弱,达成共同提升、促进城乡师资均衡。近年来,该县选派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970人次,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安排城乡教师交流279人次。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网络信息技术是强大的助推器。兴业县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2017年,该县建成了广西首个县级教育云平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2.23亿元,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标准配足配齐了教学仪器设备,让名师走进全县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五育并举育新人
在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的同时,兴业县五育并举全面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形态丰富多样且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别看我们校园小,我们学校有内涵!”听着石南镇中心校校长黎宗范的介绍,步入石南镇六联小学,“内涵”果然扑面而来:这所学校设有航模、3D打印、机器人等科技活动室,门口挂着各种等级的荣誉牌匾,墙上张贴着从自治区到玉林市各级别比赛的奖章。学校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开设科技课,让农村孩子也能与现代科技亲密接触,引导他们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立志成才。
位于大平山镇的陈村小学,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如今有了400个学生。其中一大半是来自镇上工业园区的“择校生”。“以前,人们爱把学生往县城送,县城接收不了,就舍近求远去玉林市区就读。现在,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这是为啥?校长罗勇向记者说起学校的变化滔滔不绝:学校开设各类高大上的科技活动,孩子们每天能动手;开足开齐音体美等课程,光是大课间活动,就有兔子舞、跑操、功夫操等多种形式,孩子们都能找到兴趣点,全面发展。
冬奥会期间,“冰墩墩”一“墩”难求。兴业县城南小学校长梁嗣银,利用自己的剪纸艺术,实现了学校学生每人一“墩”,幸福感爆棚。作为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传承人、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她将“剪纸”引进校园,将剪纸特色与传统文化、学科教学、日常德育融为一体,用“以美育美”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山心镇是有名的产茶基地,也是壮族聚居的一个镇。位于该镇的玉林市民族中学,专门在校园一角开辟茶园,让同学们自己种茶、采茶、炒茶、制茶,邀请当地茶农进校授课。同时,学校还立足民族特色,建设民族展览馆,搜集了大量壮族的生产生活器具、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的实物和图片、资料等,筑牢学生们的民族文化根基。
人民满意谱新篇
人民满意不满意,是办好教育的出发点。在优质均衡发展过程,兴业县强硬件,塑软件,更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工作的标准。
办学质量的提升,显而易见的是学生回流。据统计,近年来每年都有800多学生回流就读。
教育面貌的改善,群众看在眼里,也表现在行动上。开展义教均衡以来,兴业县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热情高涨——3年来,全县收到社会捐赠1.1亿元(含实物),其中个人捐赠最多达100万元,单位捐赠最多达750万元。
该县每个镇都成立了捐资奖学助学协会,群众出资让地的故事随处流传:陈村小学球场面积偏小,达不到优质均衡要求,当地村委会打掉围墙,把一块村集体用地改造成球场,无偿借给学校使用。
教育是有温度的民生事业。兴业县创办了8所寄宿制留守儿童关爱学校,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投资600万元建成的县特教学校,保障“三残”少儿受教育的权利。
放在10年前,兴业教育在玉林市排名垫底,同行交流抬不起头。如今,这种面貌已经根本性扭转。从过去的饱受批评,到如今的备获赞扬,县教育局局长莫晓感触良深:之前连续几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有关教育的建议和提案中,批评意见多,声音很尖锐。这两年来,针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意见逐年减少,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变成了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