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康安 通讯员 梁悦 实习生 谢钰菲
在“中国荔枝之乡”钦州市灵山县,每天一大早,许多群众来到人民广场休闲娱乐。“只要不下雨,大家早晚都会来广场跳舞、散步。”居民梁小丹说。
(资料图片)
清风徐徐,绿树成荫,水波荡漾,美好的生活环境是灵山县多年来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在灵山中学教职工宿舍西区,退休教师何兴灵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的蓝色步道上健步走几圈。
“我们学校的教工宿舍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这两年得益于危旧房改造,不仅对排污排水、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造,对危旧房外墙破损、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了修缮维护,还将门口的荒地‘变身’口袋公园、泥泞土路变成沥青路,老房子‘改’出新生活。”何兴灵兴奋地说,昔日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宿舍区,如今焕然一新,成为学生们的晨读角,老师们休闲的好去处。
何兴灵家的变化,是灵山危旧房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全力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工改造36个老旧小区,1533户居民受益。同时,抓紧推进鸟官塘城中村棚户区项目建设。这个总投资达3.6亿元,占地面积40亩,规划建设8栋住宅楼共1031套房的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今年可申请竣工验收,村民们搬进新房指日可待。
在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灵山县聚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近日,记者走进灵山县十里工业园的广西烯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医用防护服加工车间,只见缝纫机、裁剪机、铺布机、压条机等几十台机器一字排开,忙碌的“嗒嗒”声不断在耳边作响。
“我们是一家生产二类医疗器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从生产普通服装转为医用防护服生产。”公司总经理黄余国介绍,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已吸纳450名当地群众就业。
曾在深圳打工多年的灵山县三海街道办三勤村村民林霞莲选择回乡进厂,如今已晋升为车间管理人员。“我现在月收入有4000元,既有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林霞莲说。
“最让我满意的,是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吕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因肠胃病入住灵山县人民医院,手术由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的专家领头完成,“不出县城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资源。”
“我们会定期邀请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等专家来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灵山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嘉卫介绍,今年初,投资2.85亿元的5号综合大楼开建,计划3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床位将增至近2000张,弥补现有床位紧缺、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解决老百姓就医难。
在家门口“上好学”,是百姓之所盼。灵山是人口大县,各级各类学校共447所,学生近27万人。人口基数大、基础设施薄弱等增加了办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学校的难度。近年来,该县努力向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平衡县的目标奋进,扩建灵城四中、沙路小学等项目投入使用,逐渐满足了当地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要求。
“我家孩子今年可就近在灵城四中上学,离家近,还可住宿,方便安全。”灵山一学生家长陈贤说,以前孩子们上中学得去4公里外的学校,风里雨里早出晚归,家长们也不放心。
一批补短板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灵山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拓展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模式,推行“两减一降”“一业一证”“拿地即开工”等系列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全县新增企业4191家,并为565家新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免费赠送一套五枚印章,保持企业开办“零成本”水平,为企业节约开办成本约42万元。
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数据显示,去年,灵山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24.25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126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884元,同比增长10%。今年上半年,该县招商引资9家企业,总投资54.8亿元。
当前,灵山正全力加快建设“富强县·魅荔城·美丽乡·幸福人”新灵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文明实践活动及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驶入城乡融合发展快车道的活力幸福灵山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扫一扫看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