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季度以来,A 股运行的主基调可以用震荡+收敛来概括。同时,过去的1 个月,我们还看到了几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上证综指持续跑赢万得全A,二是中字头央企持续跑赢CHATGPT 指数,三是业绩-股价相关性有所抬升。随着一季度数据&财报披露完毕,传统的决断窗口也告一段落,往后看策略的重心与抓手有什么新变化?
交易格局自极值回归——“两种情景”与“三个特征”。
4 月以来,极致化的交易结构正在确认收敛。结合前期报告,我们把交易格局自极值回归的过程,归纳为“两种情景+三个特征”:
(相关资料图)
两种情景——1、指数震荡休整,结构趋向均衡,主线切转向有基本面加持、拥挤度相对健康的板块;2、市场进入普跌(大多发生在宏观下行周期中),低拥挤度方向同样有相对优势;
三个特征——1、交易格局与行情演绎同因同果,交易结构的左侧信号意义相对有限,但右侧信号通常很有效(交易结构极致化并不意味着行情一定反转,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在交易收敛确认后);2、当交易结构确认收敛后,行情在接下来一个季度通常都会有明显的反转特征(1-2 个月窗口内更为明显);3、极致化行情回归期间,市场会出现震荡与普跌两种形态,其中,稳定类风格的抗跌属性凸显,而成长风格波动更为剧烈。
决断期过后,自上而下配置思路的两点变化。
关于多空的判断,我们维持前期的观点:负反馈式的普跌难以重演,指数底部存在支撑,上行周期的波动带来的更多是机会。1、2022 年Q4后,宏观贝塔的负反馈进程基本结束;2、我们的【预期-库存】周期模型提示,A 股的估值与盈利周期,在2023 年的方向都是向上的;3、与周期方向一致,我们的量价趋势指标同样显示,权重指数中期向上拐点已现。(市场的方向与高度详见二季度策略《山高、路长、挂低档》)一季度数据&财报披露完毕后,策略的重心与抓手上提示两点新变化:
1、经过年初以来经济的整体性恢复后,最新的高频数据指向,货币-信用-实体越来越接近【货币宽】+【信用紧】+【实体弱】的组合。尽管我们认为中期视角看,库存周期将迎来底部确认,但短期内上述的宏观环境似乎仍会延续一段时间,历史上看,信用+实体走弱,而货币宽松阶段,优势风格转向金融地产+稳定红利两类行业。
2、全A 盈利二次探底,往后大概率开启新的一轮盈利上行周期,随着内生性需求逐步确认恢复,供给端格局改善的行业有望更快出现资本开支改善,进而迎来基本面与估值的双击,在细分行业中,我们可以筛选出高性价比且具备供需格局反转的方向。
“哑铃型”策略是当下的首选:
结合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的思考,【“中特”国央企估值修复+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的“哑铃型”的配置思路仍是当下的首选。(一)有基本面加持的“中特+”:建筑/油气/交运;(二)盈利预期&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行业:医药/家电/半导体;(三)货币-信用-实体时针指向,金融股有望迎来阶段性表现:保险/地产国央企。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恶化;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